博客
关于我
BitMap的巧用(简单示例)Python
阅读量:371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3-05

本文共 946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
最近一周都没怎么更新博文,实际上也没有做什么有用的事情,感觉这样下去把自己刚刚开的头又半途而废了。唉!不能让自己生活在舒适圈啊,要努力学习,加油!

今天要说的是BitMap的使用,了解BitMap的人都知道BitMap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海量数据去重,排序和查询,用处还是很大的。

一、BitMap简介

BItMap算法在中文里叫做位图算法,它是指内存中连续的二进制(bit)所组成的数据结构,该算法主要用于对大量整数做去重和查询操作。 BitMap的位运算是其另一个优势,拥有非常高的性能。 在使用BitMap时,我们需要先对自己存储的数据做一个估计,看看大约要申请多少位。

二、BitMap代码实现

class MyBitmap:    def __init__(self,size):        self.words=[0]*(self.get_word_index(size-1)+1) #因为get_word_index()函数返回结果是向下取整,所以需要 + 1        self.size=size    def get_bit(self,bit_index):        if bit_index<0 or bit_index>self.size-1:            raise Exception("超过Bitmap的有效范围!")        word_index=self.get_word_index(bit_index)        return (self.words[word_index]&(1<
self.size-1: raise Exception("超过Bitmap的有效范围!") word_index=self.get_word_index(bit_index) self.words[word_index] |= (1<
>6bitMap=MyBitmap(128)bitMap.set_bit(126)bitMap.set_bit(75)print(bitMap.get_bit(126))print(bitMap.get_bit(78))

转载地址:http://udvg.baihongyu.com/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Nacos在双击startup.cmd启动时提示:Unable to start embedded Tomcat
查看>>
Nacos如何实现Raft算法与Raft协议原理详解
查看>>
Nacos安装教程(非常详细)从零基础入门到精通,看完这一篇就够了
查看>>
nacos注册失败,Feign调用失败,feign无法注入成我们的bean对象
查看>>
Nacos编译报错NacosException: endpoint is blank
查看>>
NACOS部署,微服务框架之NACOS-单机、集群方式部署
查看>>
Nacos配置中心集群原理及源码分析
查看>>
nacos配置自动刷新源码解析
查看>>
Nacos集群搭建
查看>>
nacos集群搭建
查看>>
nagios安装文档
查看>>
name_save matlab
查看>>
Nami 项目使用教程
查看>>
NAT-DDNS内网穿透技术,解决动态域名解析难题
查看>>
NativePHP:使用PHP构建跨平台桌面应用的新框架
查看>>
NAT技术
查看>>
NAT模式下虚拟机centOs和主机ping不通解决方法
查看>>
NAT的两种模式SNAT和DNAT,到底有啥区别?
查看>>
Navicat for MySQL 命令列 执行SQL语句 历史日志
查看>>
Navicat for MySQL 查看BLOB字段内容
查看>>